中国少儿美术网——叶子少儿美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16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儿童绘画表现的“原始性”和“原创性”思考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23 17:5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儿童绘画表现的“原始性”和“原创性”思考的思考

    李力加老师在文章里针对儿童绘画的原始性与原创性作了分析和阐述,读后深受启发,并且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新的东西。儿童绘画与儿童画在这里可以得到新的诠释,儿童绘画的原始性原创性可以在这里得到进一步的研究。

 

摘录一: 关于儿童绘画的“原始性”思考的思考

李力加

儿童绘画表现的“原始性”,正如石头老师的留言中所说:是儿童心理、生理成长过程中特定时期的一个“必然”生成物?“原始性”更象是一种未受到艺术环境影响的本能反映,如低年龄段儿童的“错画阶段”,是心理的自然生成。这是每个儿童必然经过的一个阶段。

但是,这个必然阶段在目前社会发展态势中,儿童幼儿前期(涂鸦期)阶段的表现形式、图像内容、已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城市儿童,其变化是比较大的。这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视觉图像传达成为了信息传达主要渠道后,对人们的影响,也就是对儿童父母亲视觉文化的影响后,遗传基因的变化,造成了儿童涂鸦主题内容的变化。

但在偏僻的乡村里,这样的“原始性”绘画表现,依旧保留着过去时代的特征。例如,这几年里,湖南长沙的谢丽芳老师进行的研究(基金会资助),在湘西农村的茅房(厕所)墙砖上,发现并拍摄到了比较原始性的儿童涂鸦式的绘画表现。

在儿童涂鸦期绘画表现的主题上,大多数的城市里,我们看到的儿童涂鸦作品,其表现的主题内容还是相差无几的,这包括城市和乡村的儿童都一样。画上的图形有一个特点:圆,被称为“曼佗罗”的形态,依旧是每个幼儿都有的。这也就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容格所描述的“集体潜意识”,“曼佗罗”的英文为“Mandala”。

这样的涂鸦在绘画表现上称为“未分化的涂鸦”。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下一个阶段称为“命名涂鸦”。“命名涂鸦”就是孩子接受到外界视觉形象影响后的表现,上述的涂鸦表现应该都归类于儿童绘画表现的“原始性”。

   原始性是一种人类动物性的遗传冲动,就如同鸡崽出壳就会啾啾的叫一样。这种原始性的绘画冲动是与生俱来,不需要任何的启蒙教育的。这个时期的儿童绘画作品往往几乎不带有任何艺术成分在里面,如果说有,那也许是上帝的偶然赐予。这些作品只是儿童绘画成长过程中一个经历的阶段,严格地说这时还不能称之绘画作品,只能说是涂鸦。儿童也往往过了这个阶段对绘画就不再感兴趣了,此时的绘画也许只是他们的游戏。

 

摘录二:关于儿童绘画的“原创性”思考的思考

李力加

石头老师的留言提出:“原创性”则是否是一种具有了艺术环境影响后的,具有一定的意识加工的作品呈现?石头老师的理解是非常对的。

但我在文章中主要表达的观点是:在我国儿童美术教学中,儿童绘画表现的“原创性”真是太少了。这根源问题就是来自美术教师的“代笔”现象。

我在6年前的大会上这样提出问题,相当多数的老师是受不了的,感觉非常下不了台。“代笔”儿童画的问题被我说得有些直白。

后来,当年7月在天津举行的儿童美术教育研讨会上,为了让老师们真正看到什么是儿童绘画表现的“原创性”。那3天的会议上,在我讲座后,绘画表现主题由参加会议的老师们提出来,孩子们即兴给大家画出来,既有写生,又有默写性的创作表现。“原创性”的儿童绘画表现,就是需要唤起儿童绘画表现的“本质力量”,这是每个孩子都有的能力,决不是老师们的“代笔”能够解决的,“代笔”长大的儿童,在任何场合下都是不敢动笔画画的,是一种惧怕的心理在约束自己。

回想当年,年龄最大的李昊同学说:“李老师,你当年给予我们的儿童美术教学,都是美术学科表现以外的文化与思想,是学习方式的引导与改变,是思维方法的学习,根本就不是美术学科的问题。谁要只看到美术学科问题,那他肯定就走不到今天。”

听了李昊同学的话,我非常欣慰。这些孩子,真正的在儿童美术学习与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上行走了,而没有流落到狭窄的美术学科圈子里去,这才是我最终的教育目标及结果。

    李老师提出的“代笔”在少儿美术界是一个普遍的、很常见的问题,关于这种现象在历届的全国性的少儿美术大赛中也是屡见不鲜,不足为怪的。关于这种“代笔”现象我也经常与“京派”(北京天津)专家们探讨这其中形成的原因,其实儿童的美术作品中所蕴涵真挚的童趣灵魂是任何成人所模仿不出来的,最多是东施效颦而已。

    在这里我也不得不重新提起与之相关的“儿童画”界定的话题。

    儿童绘画是永远不需要任何人来代笔的。因为儿童绘画的过程可以是一个游戏,可以是一段情感的自由抒发,可以是无羁无绊的恣睢涂抹。但是,这种活动一旦注入了某种功利在里面,那么儿童的绘画也将随之发生质的变化,辅导老师将不自觉地介入其绘画的活动之中。有许多优秀的儿童绘画作品中能看到美术老师的影子,其实这也不足为怪。儿童画本来就应该是有辅导老师的介入、辅导,我说的是辅导,决不是亲自代笔。否则,那些成功的儿童绘画只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需雕琢的“天然珍品”,那它们真的成了可遇不可求的神品了。

 

摘录三:关于“如何教”的思考

    李力加

石头老师提出:从“原始性”到“原创性”是否可以通过艺术教学而达成,即在儿童“原始性”基础上通过特定的文化介质,如非洲木雕的阅读和理解达成一种在这一视觉文化上的具有儿童自身心理特点的再创作?

石头老师的提问是非常有水平的。思路清晰,逻辑性强。他又说:在儿童美术教学中,通过一定数量的视觉介质的阅读和讲解后,儿童对某一美术表现形式的自我再创造是否具有了“原创性”的特征呢?或者说儿童美术(艺术)教育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针对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生理现象,进行适当的艺术文化和技能影响,在儿童原有心理、生理、能力基础上的一种提升呢?审美传达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如何去界定?

从概念上讲,石头老师的这一段认识是能够解释问题的。但是,解决好儿童美术教学的关键问题有三点:

⑴ 教师的教学活动一定要有课程体系。我多年来,一再坚持的、提倡的5—8年不间断的儿童美术学习。就这一点来讲,相当多的儿童美术教师几乎做不到这样。为什么?教师是在社会因素的制约下,把儿童美术学习的整体发展划分为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例如:线描班、色彩班、版画班……或者是其他的方式。

这样的教学就是非常麻烦的,最好的教学结局是,只能是有阶段性成果,而没有形成儿童绘画表现的“本质力量”——基本的造型表现能力。

我相信李教授这最后一段话是最有说服力的,因为在教学的实践中也印证了这一点,“最好的教学结局是,只能是有阶段性成果,而没有形成儿童绘画表现的“本质力量”——基本的造型表现能力如果我们想超越这些,往往是徒劳或说是枉费心机。

 

⑵ 始终将儿童美术学习的目标定格在其文化发展上。这是最难以达成的目标。为什么尹少淳老师《美术课程的“飘”》这一演讲,在全国会议上引起那么大的议论,就是说到了问题的本质上。几十年来,基础教育的美术课程根本就没有解决最广大普通儿童的美术能力,更没有解决儿童的文化发展,这样的课程是有效的吗?

通过儿童的美术学习,使其文化上有所发展,就需要系统的课程体系来支撑,就需要美术教师始终站在学科边缘的角度整合其他学科,使之在文化的脉络下发展,而不是在美术学科的局部有所表现。儿童的美术学科表现只是一个外显的东西,其心灵深处的变化是需要再有5—8年才能体现出来的。

质疑:我们为什么要“始终将儿童美术学习的目标定格在其文化发展上。”这里的“文化发展”文化又具体指的是什么呢?是其它学科的文化功课?这是我的个人理解。对于李老师的这一观点我本人持否定的态度,委婉一点说至少是不赞同。如果作为美术教师自己都彷徨、模糊自己的工作,那美术课程怕是真的要“飘”了。其实在语文教学界也存在着同样一个类似的另人尴尬的局面——语文是否“姓”语?语文除了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底蕴,还要担当着母亲一样的育人重任,究竟该以育人为重还是以传承文化己任?儿童美术教育其实我们没有必要“打肿脸充胖子”的硬是揽来那么多的美育以外功用,我们能否做好自己本质的分内的工作就已经“诚惶诚恐”了。

⑶ 教学始终关注儿童美术学习与人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儿童美术教育研究永远做不完的课题。

2月1日,我从学校返回山东渡寒假前的晚上,浙江一位美术教师请我吃饭。席上,他再次恳请我是否能以我的名字入股他的儿童美术学校。并提问了这样一个他十分不能理解的问题:“李教授,你为什么让那么多小时候画得那样好的儿童长大了都不去学习美术呢?我真是不能理解?这样做为了什么呢?”

我想在这里我们美术教师乃至我们的美术教育系统不得不关注儿童美术教育的延续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儿童画之乡”江苏睢宁就较早的提出了儿童美术教育的延续教育,专门为儿童美术教育构思了儿童画延续教育的策略和具体操作方法与步骤。为了能够让一个画童能够有机会更好的发展,教育局出台了具体的关于初中、高中(职中)的延续教育方案。

“李教授,你为什么让那么多小时候画得那样好的儿童长大了都不去学习美术呢?我真是不能理解?这样做为了什么呢?”

我想现实的教育机制是很难让一个儿时很有艺术天赋的儿童能够健康顺畅的成长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美术艺术家,那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成长是漫长多变的过程。家长、教师、甚至孩子本人都要在其人生成长的道路上作出种种新的选择。难道儿时的语文数学尖子生长大后都会成长为文学家、作家、数学家吗?我们美术教师不应该背负这样的“包袱”而自惭形淫。

李力加教授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我们应该举双手赞同、并且要热烈地鼓掌。他认为:

每个普通儿童在其幼儿期到少年期,如果能够有适当的儿童美术学习,都可以具备和达到绘画表现的“本质力量”“本质力量”可理解为艺术天赋)。这样的“本质力量”是让成人们感到非常惊讶的,不可相信的,但又是最真实的。只要坚持有课程体系的儿童美术学习,所有的儿童是都能够达到这一能力的。

我就是在儿童美术教学中反复证明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地培育儿童们使其达到这一能力。但其成长后最好不要从事美术专业,因为,纯学科的美术工作者在今天和未来的社会上并不需要那么多,社会最需要的是:能够通过儿童期美术学习激发出创造性潜能的普通公民。

    我们美术教师的辛勤工作与付出也不应该从那个“不着边际理想”出发,因为我们是要教育出有“创造性潜能的普通公民”。我们也不必为我们的现在的工作而迷茫,因为儿童美术教育是能够更好的催生孩子智能的多元化发展,帮助他们多元的发展。这也许就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吧。当然我们决不轻易放弃对孩子进行艺术专业化潜移默化的任何一个机会,要让那些闪烁着灵性的孩子能更佳更好的成长。

 

  在以上的文章体系里,李教授谈到的“儿童绘画”我想他所指的就是“儿童的绘画,儿童的画画”。联系他的上下文中所谈及的“儿童绘画”来理解,很容易看出,这里的“儿童绘画”决非是“儿童画”的范畴。“儿童绘画”只是儿童进行绘画创作的一个行进过程,只是一个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艺术创作过程(或称之为游戏过程)。儿童这时的绘画只是一种状态过程,所产生的作品不一定会成为“儿童画”,只有作品具有了一定的审美艺术价值才能称之“儿童画”,否则,它最多只是儿童的绘画作品罢了!当然儿童绘画的作品是极有可能提升为“儿童画”作品的。

  我想这样来理解李教授的文章不会是断章取义的行为吧,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原始性与原创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