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儿美术网——叶子少儿美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14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素材] 小学美术“欣赏• 评述”内容解读与教学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9-30 09:57: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课标》里,对四个学习领域的是按课程的理论框架安排的。“课程之父”泰勒认为课程是有四个元素:目标、内容、方法、评价。《课标》大体上以他的四个元素安排的,只是 方法是通过教学提出的。 在《课标》里,提出的欣赏• 描述领域总的目标是有三点,这三点中又有许多具体的小目标:
◆ (1)感受自然美 (2)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 (3)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 (4)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 (5)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
◆ (1)学会从多角读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 (2)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 (3)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 (4)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 (1)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 (2)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3)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 (4)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通过这些目标,我们可以看出目标是按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的。每一个小目标都有着许多应当追求的东西。比如: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就使许多教师感到不解,因为一个美术教师只把美术理解为美术技能的学习,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就不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这一点。
新《课标》提出的目标中,有许多都是与审美和文化有关的。比如,审美判断能力的问题。这是欣赏课一个很重要的目标。还有,怎样把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画家联系起来?这次《课标》多了对画家的关注,是《课标》(实验稿)没有的。另外,多角度欣赏一件美术作品的问题,也是新加的。但什么是多角度欣赏?是我们应当了解的。 1.关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问题 有的教师提出:审美判断能力的问题,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通过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欣赏、理解,最终要达到“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可以说是对的。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新《课标》前边谈的许多条件——如,该了解的就有好多,该知道的又有不少,像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还有美术家、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等。没有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和学习,“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 就是一句空话。
有的教师认为欣赏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新《课标》指出的是审美判断能力,这里就深了一些。它已不是一般的懂得“好看”,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既然是 “判断”,就有了比较、有了思考,于是,这和新《课标》提到的对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 风格与流派,还有美术家、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等都要有所了解,这就进入到理性的思考了。在《审美心理描述》一书中(藤守尧)中,作者把审美经验的三个阶段分为: 1.准备阶段 2.高潮(或实现)阶段 3.效应阶段 审美判断就是属于第三个阶段的,没有前面两个阶段的审美经验、审美态度、和审美体验,就不会产生效应阶段,也就是审美判断能力的形成。藤守尧在书中说过, 审美判断能力和鉴赏能力都是属于效应阶段。 没有前两个阶段的铺垫,第三个阶段是不会出现的。所以,他在书中屡次指出“鉴赏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多次实践的结果”。《审美心理描述》95页)明白了这一点,小学的美术欣赏课要特别珍惜每一节欣赏课,把它作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课标》要求做的几点,正是欣赏课要努力解决的问题:“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 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也要通过大量的欣赏 实践才能让学生有些理解,特别是小学生。
在欣赏《开国大典》这张画的时候,有的教师就找来了开国大典时天安门主席台上的影片,发现当时的人很多,走来走去,根本就不像作品中那样清静。再说,1949年10月1号下午北平下雨了,不是画中的晴空万里。学生看到了画家在创作时的精心处理后,展现了一个泱泱大国的气派, 就容易明白了艺术“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的道理,初步看到了艺术与生活、历史的关系。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画家董希文的情怀,他是怀着炽热的爱国之情创作这幅作品的,所以在很早的时候就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今天看来,它是一幅在历史上站得住脚的作品。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不但关注美术作品,还要关注画家。
2.“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造性的劳动” 这次《课标》修订有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加了对美术家的关注。“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还应认知“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造性的劳动”。这都是引导学生对美术家的关注,而以前的《课标》在这方面强调的不够。
3.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的问题
关于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的问题,的确有必要让教师们有更多的了解。 每一个角度可以 说都会让学生开启一种新的思路,一种新的方法。从美术史的研究中,就可以看到“多角度”的研究方法。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瓦萨里是从书写艺术家的传记做起,开始了美术史的研究的。而现在的美术史研究呈现出多样的面貌,不断地拓宽我们的思路:社会学、女性主义、形式主义等,教师在欣赏课上,就可以从这些研究中找寻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加以介绍,开阔学生的眼界。
以下这些方法可以作为“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时的参考: 美术作品是美术家创作出来的,他为什么创作?他为什么这样画?他是怎样想的?其实,学生是很想知道的。比如董希文,他在从敦煌回来之后,画了一张《塔吉克少女》 ,用的是勾线与平涂的画法,就很有敦煌壁画的味道。 这说明他从很早以前就思考着油画民族化的问题了。
1.从作品的美术语言的角度——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色彩、线条、构图、明暗、 肌理等,分析他们是怎样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是怎围绕主题的表现而进行组织的。
2. 从艺术家的角度——力求使学生对作者的生平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对作品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作者为什么创作该作品?作品表达了他的什么样的思想和情感?作品在做者的创作生涯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在标有《画家齐白石》《画家•凡高》这一类课题的欣赏课上最好从这类角度欣赏。
3.从历史研究的角度——不是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艺术语言分析上,而是借助作品来介绍某一历史背景或事件。例如,借《马拉之死》让学生看出法国大革命及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借《开国大典》 ,感受当年建国大典的盛况。
4.从美术史的角度——从某一个画派、某一运动出发,看它们的演变、兴衰。介绍美 术作品时,着眼于某幅作品在画派或运动中的地位,在美术史上的贡献。例如,莫奈的《日出•印象》印象画派得名,所以在美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5. 从文化的角度——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美术作品中同类题材反在一起欣赏,用文化比较的方法,让学生看清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美术作品,例如,中国的山水画和西方的风景画,无论从观念上还是表现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区别。
在分析我国民间艺术作品时,也可以揭示它们的象征性手法、借助文字的谐音表达吉祥 如意的美好理想。教师在美术课上,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多角度”的欣赏方法, 最好以一张作品为例, 介绍给学生什么是“多角度”。 《清明上河图》就是一个能较好地体现出“多角度”欣赏方法的作品。首先,教师可以把欣赏的重点放在它的艺术成就上。
陈诏著在《解读<清明上河图>》一书,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是一段恰如其分的文字,“一是部局严谨,情节连绵不断,结构流流畅有序、既突出重点,又各得其所。二是观察细致入微,刻画生动准确。如水的急流,显示出有旋涡、有波涛;桥和船的构 造,一钉一眼,巨细毕露,合乎规格;特别是七百多个人物,动作姿态,无一雷同,而都符合生活实际。三是整个作品气韵生动,笔墨秀润浑厚、沉胸高古,有宋画的特色,而没有后世风俗画的匠气,因为能别具一格,自成其貌,不愧为中国古典现实主义绘画的杰作。”(陈 诏《解读<清明上河图>》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上海) 从艺术家的角度上肯,教师可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汇报结果,然后教师再根据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因为历史上有关张泽端的记载很少,最有说服力的是画上张著的题字,记述了张 择端是个翰林,画过界画,对船、车、市镇和桥梁、城市和街道特别善于描绘。还有后人的 诗中谈到张择端画《清明上河图》 ,是从年青时画到了满头白发时才结束。虽说不能得到确 切的证实,但仍可作为张择端生平的参考。 从历史研究上看, 《清明上河图》是今天研究宋朝历史的形象见证。无论是城市、人物、 房屋、街道、桥梁、船舶、村落、店铺、诊所,还是牌匾、招幌、车马、轿、城门、酒楼、 骆驼……都画出了当年开封的繁华景象, 成为今天许多的历史学家, 电影导演、服饰、建筑、桥梁、船舶、数学研究者等无不参考的资料,它几乎成了宋朝历史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了。从美术史的角度上看,可以看出《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这需要教师把其它版本的 《清明上河图》 与张择端的作品进行对照,更可以看到该作品一定是经过了作者多年的观察和素材的收集之后才进行创作的。画面上的人物动作描绘的准确无误:推车的、走在路上和熟人大招呼的,搬运东西的……没有严谨的素描功夫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说它是“中国古典现实主义绘画的杰作”一点也不过分。其它——从美术史的女性主义研究出发, 日本的美术史研究者数出了画面上的女性为二三十人,占总人数很少的比例。根据她们在画面上的动作、服饰,日本学者由此就判断出宋 朝时的妇女社会地位的低下。这种分析的独特视角介绍给学生,也会让他们感到美术史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新的方法不断出现。 我们的老师应当不断关注美术史研究的新方法、新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在欣赏课方面的创造性。
二、内容 (一)1—2年级
1.目标 观赏自然景物和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感受。 (1)欣赏的作品清楚了,有两点:一是自然景物,包括山川、大地、花草、海 洋、动物…… (2)再有就是“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中外表现儿童题材的美术作品、玩具、卡通动漫、儿童画。
2.学习活动建议 对自然景物欣赏的方式是到实地或观看录像、图片。教师应尽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去实地欣赏,那怕是在校园里观赏树木花草,或是利用春游、秋游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大自然。应当看到,目前这项工作是欣赏课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对各种美术作品的欣赏,《课标》指出通过:讨论和了解、观摩录像和图片、展评等活动、讨论是欣赏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有些教师总担心低年级的学生讨论不起来,于是,就用讲代替学生的讨论。这样做,势必会造成学生的学习处在被动状态。要想让学生会讨论,教师还要教给他们如何去讨论。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讨论,教师在备课时应结合作品研究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认真地观看作品,帮助他们分析作品。对低年级有一个语言表达的培养过程。如选择词汇,说完整话,学习用短句表达自己的 感受,教师不要放过这方面的细节。展评活动是教师常用的手段,特别是当堂课的学生作业 展评活动,很受学生的喜爱。这样的展评现场感强,学生面这作品和作者,更容易激发起表达的欲望。
3.评价要点 (1)乐于参与欣赏学习活动 (2)用简短的话语表达对美术作品和自然景色的感受。 这两条看起来比较简单, 但是包含的内容其实很丰富。 一般地说学生是乐于参加欣赏活动的,他们爱看画,爱发表议论。但这也取决教师的教学。如果教师方法不当,讲了几分钟就没词了,或者只爱讲故事,不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渐渐地就会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所以,美术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从欣赏课的开始,就把握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问题。用简短的话语表达对美术作品和自然景色的感受。 也有一个问题: 学生要先有感受才能表达。没有感受就没有表达。所以,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和自然景色的感受很重要。这要靠教师的平时引导,比如说,在进行美术创作的时候,也要向他们介绍一些构图、色彩、明暗的知识等,一点点地使学生的感受丰富起来。前面你引用的滕守尧“鉴赏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多次实践的结果”。《审美心理描述》95页)就很好。学生欣赏能力的提高也是一次次实践的结果。这可能就是《课标》说的美术课程的性质之一就有“实践性”的原因吧? 现在觉得对自然景色的欣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好多老师也觉得欣赏自然景色时不知怎么引导学生?自然美,指的是对大自然的山川、草原、海洋、田野、天空等美丽的景色,也指动物、 植物的形状和色彩。在欣赏课上,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欣赏四季的色彩变化,盛开的花朵、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欣赏世界自然遗产……这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非常重要的。对自然美的欣赏是中小学欣赏• 评述课的薄弱环节,很多教师不太重视这方面的欣赏,他们认为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才是最有价值的。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当然重要,但是要想实现 《美术课程标准》里讲的使学生珍爱自然,树立起环保意识,学会欣赏自然美是不容回避的。我 们的古人很早就知道通过美术作品歌颂大自然的美,才创立了山水画。 西方自文艺复兴时期之后,风景也从人物的背景中独立出来,出现了风景画 。所以,有关这方面的工作还要加强,其中包括小学和中学的各个阶段最好都要安排对自然美的欣赏或实地的感受。教师应当多读一些书,丰富对欣赏自然美的认识,仅靠自己的一些直觉经验是不够的。有关的美学书籍、游记、散文等对自然美都有一些很好的描述,可以对我们的欣赏教学有很好的启示。一本《自然审美基层础》(王旭晓主编,《自然审美基层础》1页,中南大学出版 社,2008年• 长沙 ,从该书的目录中,就可以看到不少值得一读的篇章,如:自然美的范围、自然美的特征、 自然美的类型、 自然美的拓展、自然美与绘画等。 其中“自然美的类型”一章,把自然美概括为雄、奇、秀,对我们教师来讲更具实际的作用。这与美学家们所言“美的形 态”是一致的,没有这方面的美学修养就很难把自然美讲深讲透。 学校每次春游、秋游前,美术教师应都在美术课上提出要求。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游,感受大自然的美。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学生回来后谈论的话题与画的内容很丰富,他们有意识地去游山玩水,感受就是不一样。
(二)3——4年级 1.目标: “欣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中外美术作品,用语言或文字等多种形式描述作品,表达感受与认识。”这一段,明显地多了用语言描述作品之外,还加上了文字描述作品。文字好理解,学生 到了中年级,文字能力加强了,可以写些感想。还有一个“多种形式”有点让人难以理解。 多种形式其实就是前面说的“动作”,学生可以用动作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有的老师在欣赏课上,让学生通过模仿作品中人物的动作,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心情,加 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2.学习活动建议:尝试美术作品,特别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用语言或文字进行描述,用多种方式 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这里强调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这和以前的实验稿不一样。搜集我们国民间美术作品(如剪纸、年画、传统纹样、皮影、面具等),并了解其中的特点或寓意. 这就是说,学生不但会欣赏民间美术作品,还要懂得搜集!这可是一个新的要求,以前的美术课程从没这样要求其实学生们有很多的机会这样做了,像他们在春节的庙会上就爱买一些民间美术作品, 如剪纸、布老虎、兔爷、毛猴、风筝等。这说明民间美术作品很受学生的欢迎。今后我们从课程的高度让他们把搜集工作做的更加自觉一些。再看,认识公共场所中常用的图形符号,了解其作用,欣赏与分析其创意。现代的公共场所离不开图形符号,不要说街道机场、 公园, 就连学校的图形符号也很多。不要说别的,就连学校就有好多种。让学生欣赏这些图形符号不是泛泛地看,而是强调了对 “创意”的欣赏与分析。因为咱们是美术课,我们就要帮助学生分析图形符号的造型、色彩、它的与众不同之处,让他们感受到其中的文化、创意,就会从很小的时候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图形符号,从中学到许多的美术知识和创意。在以下的图形符符号中,有的一般了一些, 但北京建国门外的办公大楼的路标就很有创意。它从远处看,是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人形,近处看,你所处的位置和附近的街区标明的 都很清楚。而且,它的文字和人的高矮很匹配,非常人性化。
新《课标》还要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我国民居建筑的特色。”这很重要。 冯骥才写的《灵魂不能下跪》一书就认为,不同地域的建筑都有自己的特征,是建筑之间的 横向区别。这种地域性不是表现在文物建筑上,而是表现在民居建筑上“我们所讲的民族的 根、民族的魂、民族的情,都在我们的民居里”(冯骥才《灵魂不能下跪》63页,宁夏人民 出版社,2007年版)。他还指出:“我国历史悠远,民族众多,地域多样,各地民居极具个性。而这些物质性的古民居又是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存的载体。”((冯骥才《灵魂不能下跪》 262页,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他说的这些话很好地点明了民居的意义和民居与非物 质文化的关系,是我们教师在欣赏课上要讲明的要点,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外观的分析。这也正是我们为什么让学生学习欣赏我国民居的原因,就是要让学生们记住他们的根。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我们要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起珍视文明,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评价要点:积极参加美术欣赏活动,主动搜集我国民族、民间美术作品或图片。 知道2种或2种以上的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的主要特点以及作品的寓意.用恰当的词语、短句等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识别3种或3种以上公共场所中常用的图形符号。第二个要求是两层意思,一是说要求学生必须知道2种民间美术的主要特点。在众多的民间美术种类中,比如我们让学生知道剪纸和年画,也可以是刺绣和木雕……图34 这可以结合课本或本地的实际来定。它们的特点是什么?像民间的年画多为套色的木板 年画,但各地的木版年画又不一样,有的粗犷,有的细腻,有的色彩概况,有的色彩丰富。我们就是要训练学生的一双慧眼,让他们能够识记。还有一层意思是,对作品的寓意也要理解。我国的民间美术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作品的寓意是通过图像和文字来传达的。 吕胜中就指出过,中国的民间艺术“以圆为美”,“民间艺术中大量的团花就是极好的例子。由圆的图式生出圆满和完整的审美习惯,至今仍潜藏在于我们的心灵深处。”(吕胜中《造型原本》三联书店2005年版18页)所以,在中国民间 的话语中才会出现“大团圆”、“圆满”、“圆房”等词。如果,我们只让学生剪个团花,而不让他们了解其中的寓意看来是远远不够的。如以前 一位老师让学生剪团花,学生剪的什么形状都有,而团花应当是圆形的,这是一个基本的要 求,听课的老师对此提出了异议。 这就说明讲课的年青教师还没理解中国民间艺术中的团花 代表了什么。圆,就有团圆、圆满、喜气、吉利的意思。我们在欣赏课上的评价就要特别把握好《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对作品的寓意要特别强调,不能只讲技能。其实,教师在上课后可以做一个小测评,看看有多少学生 能对“寓意”能知道。或者提问一些学生,看看他们还存在哪些问题,这就是对评价的落实。
(三)5——6年级学段
1.目标: 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美术家。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这里多了美术家,也不是表达感受了,而是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分析。而且要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这都是以前没有出现过的。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 析,就意味着对作品的主题、社会背景、历史等,对作品的构图、色彩、笔墨、明暗、线条等进行分析。在分析的时候还要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这些要求都很高。这次《课标》有一个很大的修订就是对画家的关注,以前只提作品,而对作者没给予足够的关注。有了画家,就有了创作的过程,就有了画家对作品形式的思考,这会使作品变得更加鲜活,更容易被学生理解。
2.学习活动建议: 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不同种类的绘画作品(如速写、素描、中国画、油画和版画 等),了解有代表性的画家。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雕塑艺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雕塑家。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建筑艺术作品。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国工艺美术作品。尝试以查阅搜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中外美术家及代表作品。运用常用的美术术语,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在这里,一连用了四个“以讨论、比较等方式”,这是为什么呢? 《课标》要求我们要知道美术与文化的关系,这在欣赏课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一个学生低年级的时候可能就会判断一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应懂得更多的文化与美术的关系。到了中学,还应从理论上能有简单的表达。比较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 中国的山水画和外国的风景画, 都是表现自然, 但放在一起学生马上就能看到它们之间的不同。这两座建筑(分析)要是在欣赏课上就可以通过几个部分的比较,让学生看清楚中外的差异。工艺美术虽说是指的是中国的,但也用了比较一词,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材质和品种上,从不同的年代中进行比较。像瓷器、景泰蓝、青铜器、玉雕、木雕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安排好讨论、比较的活动。 给他们出一些思考题是一个好办法, 只是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认真地对照图片提出问题。 像欣赏中外雕塑时,就把中外雕塑在题材、造型等方面进行对比,使学生看到了它们的差距。从而更好地理解了它们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具备一些文化的眼光,懂得如何分析中外美术作品的区别了。
评价要点: 积极参与美术欣赏活动,主动搜集、了解中外美术作品及重要美术家的信息。 运用简单的美术术语,通过口头描述或写作等多种方式, 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利用互联网、辞书或美术专业书籍等查阅美术方面的资料。 能说出至少6位重要美术家(中外各3位)及其代表作品。 这些评价要点要求可高多了!特别是有了用网络查阅资料应当成为小学高年级的能力之一。还有说出6位画家也很好!我们以前理解欣赏课上能力的提高,有的强调了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能力, 这通常是从作 品的艺术语言方面来看的。后来,许多教师也认识到语言的表达能力也是欣赏课上应当培养 的能力,现在,我们又多了一个新的要求,就是对资料的收集、分析的能力。在这个网络时代,这一点是每一个学生都应具备的能力。说到画家,我们的课本中,以画家作为专题的内容有一些,但大多数只介绍了两位中国 画家和两位外国画家。 还有一些是散见在随堂欣赏课上的,如讲国画技法时出现了沈周的画,讲速写时介绍了叶浅予的画。 对这些画家及作品我们也要注意让学生记住他们及作品。 有的教师对专题欣赏的内容很重视,对随堂欣赏的内容一带而过,这就使得许多画家容易被学生忽略。现在许多的课本都讲了齐白石,讲了徐悲鸿。但学生只记住这两位画家显然是不够的。像古代的画家范宽、马远、任伯年,现代的董希文、潘天寿、靳尚谊等都应当被学生了解。这次新《课标》,加强了评价很受老师的欢迎。学生通过评价能检验自己对知识和能力的掌握与提高,评价会反过来促进教师的欣赏课教学更加扎实有效。欣赏课的评价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它不只是有对知识的评价,还有对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课标》上要求的低年级用词语表达,中年级用短句表达、高年级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通过网络查找资料,都要进行评价,哪些学生在这方面做的好,哪些需要改进,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和评价,学生才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地形成欣赏的能力。 所以,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评价,这不仅是对学生而言,对我们美术教师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课新标》 指出:“通过评价获的准确的信息反馈,帮助美术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工作。”请注意,评价的作用在这里指标的是两个方面,既有对学生的一面,也有对教师的一面,而后一点往往被我们教师忽略。希望有更多的教师在施实《课标》的过程中,从这两个方面探索欣赏教 学的评价问题,创造新鲜的经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