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儿美术网——叶子少儿美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13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美术教学探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30 20:0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美术教学探索

                  三年级动物单元教学初探

一、   美术教育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更为伟大、更为艰巨的任务,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美术教育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美术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   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紧迫性

                   如何使素质教育的实施能够扎实有效地推进并力争取得突 破性进展呢?课程改革被鲜明地提到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位置上。它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但我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却发现,现有的美术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缺乏系统性与阶梯性,存在着很多弊病。具体如下:

教学内容与形式花样繁多,让学生无所适从,走马观花。

就说一年级教材,有记忆画、想象画、撕贴画、剪贴画、刮蜡画、 磨拓画、写生画等等。学生刚刚接触到一种新的形式,还没等掌握,马上又换一种形式了。

2  教学内容有重复。不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如一年级上学期教过用对折的方法剪鱼缸,到下学期又教用对折的方法剪花瓶。这两节课的内容是用同一种方法,为什么不放在一节课上解决呢?另外,还可以启发学生用这种方法剪出其它的图形。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掌握这种方法。又如一年级的《瓶花》与五年级的《盆花》在构图上也较雷同,只是所用工具不同。

3        教学内容难易相差悬殊。

一年级有一堂写生课《我的同学》。把人物写生这样较难的内容放在一年级,是不是过于难了点。又如五年级的《纸杯》,只是在纸杯上贴一些彩色纸剪的线条与基本形,又似乎体现不出五年级的水平。

4        相近的教学内容分得太开,缺乏连续性。

          三年级有一堂《蓝印花布》是用棉签蘸白颜料点在蓝色纸上点出图形的课。而四年级的《彩点点》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所不同的仅仅是用各种颜色点出的画。两堂课有许多相似之处却放在两个不同的年级进行教学。这究竟是为什么?

          由于教材对教学内容的安排缺乏相对集中性,导致动物教学虽然每年都有,但学生们对动物的形象特征还是印象不深刻。教育家艾斯纳在〈〈儿童的视觉与知觉的发展〉〉一书中提出连续性与顺序性理论。他说,任何一领域的活动的复杂技能鲜有在一节课里获得。当儿童在艺术领域中从一课程直接转移至另一课程时,他们不可能颇有成效地解决每个课程对他提出的要求。缺乏连续性阻碍了运用材料做为必要的表现媒介的技能的发展与精练。艾斯纳指出:首先,不要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看做简单的独立事件的集合。第二,美术活动的时间间隔应短到不致使学生兴趣消退。连续性指的是课程活动的选择与组织,它使得学生在每个活动中都能运用在前面所掌握的技能。顺序性指的是使学生的课程日趋复杂的课程活动组织。活动的选择要考虑到连续性:允许儿童练习前面所获得的技能的使用范围。而且,也应根据顺序性进行选择。               

            鉴于此,我把一些有关动物的教学内容集中起来,形成单元化教学。我引导学生们通过不同的媒材,用不同的形式来制作动物造型,使他们得到不同的审美感受,体验到艺术表现的多样性。

三、   研究过程

1、        教材的组织。

    三年级的教材中有两节有关动物教学的课是《把剪好的图形放出来》和《纸版画——动物》。我再利用三年级的造型土加了一节《泥做的动物》,又把五年级的《镂版画——动物》加了进来。顺序是:《泥做的动物》、《纸版画——动物》、《镂版画——动物》、《把剪好的图形放出来》。这样安排的原因是想从立体的动物开始到平面的动物结束。从具体的到概括的,从局部的到整体的。

2、        教学过程。

(1)、《泥做的动物》

          每个孩子的家里几乎都有一些动物的玩具。我请他们带来作为参照物。先大家一起欣赏分析不同动物的不同特征。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动物们的共同点是都有一个椭圆的身体和四条腿,再加上头颈、五官。请三年级的学生用造型土来捏出动物造型。先把大的躯干、四肢捏好,再刻画细节部分。玩泥是孩子们的天性。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捏出四条腿的动物。我马上给予肯定。然后进一步鼓励他们捏出有个性的作品。最后,我把他们的作品都陈列在一个橱里,让他们互相观摩、交流、欣赏。

    (2)、《纸版画——动物》

    《纸版画——动物》是在泥塑的立体动物造型之后,把动物身体分解成各个部分。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动物的结构,更深一层次的认识动物。然后引导他们把这些动物的拼图拼成一个完整的形象。课前,我请学生们收集了一些动物的图片作为参考。学生们可以制作不同动物的纸版,然后把他们分别压印在同一幅作品里。也可以合作成一幅有背景、有情节的动物纸版画。既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思维、想象,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能力。

    (3)、《镂版画——动物》

    镂版画本来是五年级的教材,但我觉得三年级也可以做,不妨尝试一下。镂版画与纸版画所不同的是,它是把所需要的形象部分镂空。它需要制作几张动物纸版,然后分别镂空动物的不同部分。最后用海绵分层压印。通过二次实践,引导学生从材料、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们很容易总结出纸版画与镂版画的区别与联系。加深了他们对版画的认识。教师还可以鼓励他们课后查阅资料,看看还有哪些版画的种类。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

    (4)、《把剪好的图形放出来》

          本课的内容是动物剪影,是用概括的方式来抓住动物的显著特征。我先用投影仪来出示几个玩具动物的影子,请同学们猜猜是什么动物?然后说说你是怎么猜中的。从而引出动物的不同特征。接下来,请同学门分组讨论一下动物特征。然后请同学们尝试直接剪出动物剪影。由于有了前两节课的动物形象。学生们都能剪出动物剪影。

3、教学方法的运用

    (1)、观察法

    通过观察动物照片、动物玩具、图片等的资料,使学生们加深了对动物的外型、习性、生活的认识。感受到了动物的造型美、花纹美、动态美等。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创造的欲望。为整个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讨论法

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学生们把自己所看到的动物,通过思维、比较、表达出了他们对动物的认识、理解。为进一步表现动物打下基础。锻炼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3)、收集资料法

教师的个人力量是有限的。通过让学生们一起收集资料,不仅推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且实现了资源共享。使教师和学生“交互作用”形成“学习共同体”。通过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真诚沟通来发展合作精神。共享经验知识,实现自我超越。

(4)、合作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之间合作与互相帮助。例如,单个的动物作品组合起来可以变成一幅完整的动物画面。让学生进一步展开联想,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能力。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奠定人格成长与学力发展的基础。

    四、动物单元教学与分散教学的效果比较。

动物单元教学

分散教学

   使学生有一段较长的时间来认识各种动物的特征。

   通过泥塑、剪纸等形式来进一步掌握动物的不同特征。

  《泥做的动物》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对动物的整体形象有了初步认识,为后面的教学作了铺垫。

  《纸版画——动物》学生可以换一种形式和动物来表现,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四堂课下来,出现在作品中的动物种类可达十几种。丰富了表现的广度。学生们对四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有了一个比较。并尝试用更多的形式或材料来表现动物,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使动物单元教学达到一定的深度。



   分散教学把动物的教学内容分散在各册教材中,间隔时间约几个月至半年或一年。

   学生们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对教学的内容、形式印象不深、技巧尚不掌握。更不要说深化、比较了。

   等过了半年、一年之后,再回忆起学过的与新课相联系的内容,还能记得一星半点的学生廖廖无几。一切还得重新教起。

   而这孤立的一节课,很快又会被遗忘。

   学生的水平永远停留在初步接触上,得不到提高。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得出动物单元教学要比分散教学效果好。

五、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在美术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必须遵循连续性与顺序性原则。而采用单元化的教学方法能使前后教学内容有联系。前面的为后面的内容作铺垫,后面的在前面的基础上层层推进。让教学达到一定的深度与广度。这次,我作了动物单元教学的尝试。以后,我还将继续进行花卉、人物等单元化教学的探索,使小学美术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艾斯纳 《儿童的视觉与知觉的发展》   美  湖南出版社  1994

2、钟启泉  崔永郭  张华主编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邵瑞珍主编  《学与教的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4、中国教育部  《美术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