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儿美术网——叶子少儿美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23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术在教育上的涵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7-21 18:0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陈怡 于 2016-7-21 18:10 编辑

在开始讨论“艺术在教育上的涵义”这问题时,我们必须清楚地了解一个事实,那就是:对心灵、情感和精神的内涵而言,举凡态度、行为、科学成就、缺乏在这世界活动的能力,以及数千万心智和感情有障碍者均与教育有关。心理学家认为,影响行为的只有两种因素:遗传和环境,但我们从经验中得知,最佳的种子也不能再贫瘠的土地上生长;因此,环境(或是最广义的教育)是影响我们行为的主要因素。假使我们过着多姿多彩的生活,那必是教育使我们领略到生活的意义;假使我们过着合群的生活,那是教育使我们在早年认识的这一需要,且在我们的心田种植了种子;假使我们很安详地生活着,那是教育使我们认识到精神上的和谐是人生最重要的。但假使我们内心不安宁,那是教育中忽略了感情的生长及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假使我们对多姿多彩的生活感到乏味,那是教育没能在我们的内心开拓理智的以及精神的反应,而这些反应是欣赏万变的生活所必须的;假使我们过着自私的生活,那亦是教育忽略了教授合理生活中最基本的要素——即了解别人的需要。假使我们不认为在一个民主的社会中,个人是最珍贵的,而不论其种族、肤色和血统,那么,教育最基本的一点便已失败了。而过去的几年中,小学教育已有了极大的进步,教学已从题材为中心转向以儿童为中心;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纪元的尖端。



       在当前的教育系统中,一切仍然以学习为依归,一般着重在知识的获得;但我们非常了解,假如知识不能为一个心灵开放的人所活用,就不能对个人有益,亦不能对社会有所帮助。我们只着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真正有助于成长的要素,那些对个人情感、精神生活,以及在社会中和谐生存有关的要素。在美国由于心理疾病患者的数目日益增加(此乃任何国家中数目最庞大者),同时,我们不能直截了当地就把人当人来看待,在不考虑对方的国籍、宗教、种族、血统或肤色之前,这些都是令人惊惧的恶兆,这很明显地显示出:到目前为止,教育在它最富有意义的目标上已经失败了。我们虽在专门领域中获至高度成就(尤其是科学成就),而提高了物质生活的水准,但却远离了情感和精神所需要的事物;教育介绍了一套错误的价值观,使我们忽略了个人内心中最需要的事物;在一个均衡发展的教育系统里,强调每一个人的思想、感情以及感受力都必须均衡发展,俾能开发每一个人的潜在创造力。艺术教育,如在儿童早期施行的话,便很可能造就出富有适应力和创造力的人;否则,便可能培养出虽有丰富的学识,但却不晓得如何去应用,以致成为缺乏内涵,而且难以与环境融洽相处的人。由于感性、思考和感觉,在任何创造过程中均同等必要,因而艺术就是平衡儿童的智慧与情感所不可或缺的工具。




   指导方法:我们必先强调:没有哪一种指导方法能立即开拓儿童或成年人的创造性潜力,或使他们对自己和环境产生出更大的感性;然而,我们可以说,无论教师在刺激创造性时用了什么手段,他主要的凭借因素有三:一、教师本身的人格。教师自己的创造力、感应程度,以及对于环境的适应力等都很重要;二、教师设身处地地,假想自己为别人的能力;三、对于他所教导之对象的了解和认识。如果说任何一种指导方法(无论是冠上什么响亮的名称)对所有的人都是有效的话,那是不可能的。有时最好将儿童分为小组,从事各小组的单元活动,有时在一教室里同时使用许多不同的材料,或各自依据同一提示而工作,这些均依据当时情况需要而订定。每一个敏锐的教师都会觉得:每一群学生刚受到一项共同经验所激励时,将这群学生分为许多小组,然后以不同材料去“提示”他们,不但不合时宜,反而是肤浅的。我们得明白,教师的任务是在应用最有效的手段去帮助个人认识自我以刺激其创造性;同样的,假如个人觉得团体妨碍了他自己的表达方式,或者他不能想象共同制作的需要,或者是他的准备尚未及于此的话,使用团体的指导方式必会是无效的,且甚至会使儿童感到挫折。我们必须常记在心头:儿童的需要是会改变的,教师必须因这些需要的改变而加以调整。




      经常有人问我:当教师在教室里使用提示时(也就是整个团体同时被一项经验所提示时),儿童的创造力是否因而被限制了?我们必须在题材和表现方式间作一明确的区分,只要儿童能自由的使用他自己的表达方式,他的创造力就还是自由的;相反的,经由实验证明,对个人做个别的提示有强烈的感染力,并非经常是最有效的方法;每一个教师都知道,一个对全班的提示,会紧紧的抓住了所有的儿童,正如足球赛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力一样,比赛再精彩,没有观众的话就不够刺激了。的确,我们已经知道,在不同的环境和措施之下,同一个提示会有不同的效果。选择指导方法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教育情境和儿童的需要,因为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学习的过程而非完成品。




文章引自《创造与心智的成长》

引文提供者来自“MUMA儿童艺术中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